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卡塔麗娜‧赫梅森 Catharina‧Hemessen | 北方女畫家,成功打破性別框架受到皇室贊助
文章精選圖片-卡特麗娜

卡塔麗娜‧赫梅森 Catharina‧Hemessen | 北方女畫家,成功打破性別框架受到皇室贊助

直接收聽故事 | 選常用的APP聽故事

收藏於瑞士巴塞爾美術館(Kunstmuseum Basel)的這幅畫《坐在畫架前的自畫像》(Self-Portrait at the Easel, 1548)是西方藝術史上最早的女性藝術家自畫像之一。

而這位女畫家是誰呢? 為什麼她可以在那個時代突破性別的限制,走上藝術家這條路?

 

赫梅森 (Jan Sanders van Hemessen,1500-1566年) 

 

要講這位女畫家,就一定要提到她的父親。

她父親出生於 Hemiksem,當時被稱為赫梅森 Hemessen,這是他姓氏的由來。 他完成畫家的職業訓練之後,在20歲(約 1520 年)前往義大利。在這裡,他研究了古典主義的雕刻,例如《拉奧孔》以及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的同代作品。 之後他回到安特衛普,並於 1524 年進入當地的聖路加行會擔任會長。

回到安特衛普後,她和芭芭拉(Barbara de Fevre) 結婚,婚育有兩個女兒,他成功培養了女兒卡塔麗娜 (Catharina van Hemessen),成為一名成功的肖像畫家。

 

卡塔麗娜(Catharina van Hemessen, 1528–1588年)

因為有個畫家爸爸,卡塔麗娜因此有機會到爸爸的畫坊學習,跟著其他學徒一起完成職業訓練,並且在畢業後加入畫家公會,這幅最知名的,也被稱為西方藝術史上第一幅女性自畫像,是在她20歲完成,並且在上面用拉丁文寫著:「我卡塔麗娜·範·赫梅森為自己畫的/1548年/她20歲」。這幅畫收藏在巴塞爾藝術博物館

 

卡塔麗娜(Catharina van Hemessen, 1528–1588年)
卡塔麗娜(Catharina van Hemessen, 1528–1588年)

 

在 1548 年,她創作了《手持維金琴的女人》,這可能是她妹妹克里斯蒂娜的肖像。人們認為她的自畫像和《握著維金納琴的女子》是一幅應該掛在一起的自畫像。繼夫妻雙肖像之外,原來也可以有姊妹雙肖像,好感人的姊妹情深啊!

 但姐姐這幅畫目前收藏在德國科隆的瓦爾拉夫-里夏茨博物館( Wallraf–Richartz Museum) 姊妹距離的有些遠就是了。

卡塔麗娜主要創作以寫實主義為特色的肖像畫。這些模特兒通常坐著,背景通常是黑暗或中性的。他們的目光很少與觀者的眼睛相遇。這種構圖和設置營造出一種親密而莊嚴的肖像畫氛圍。

卡特麗娜-姊妹

皇家贊助

卡塔麗娜職業的高峰,是獲得奧地利的瑪麗亞(Maria of Austria,1505-1558年)贊助,來自哈布斯堡家族的她,代表她的兄弟查理五世,在1531年來到低地國家(現在的盧森堡、比利時、荷蘭)擔任攝政王。 

1554年26歲的卡塔麗娜與安特衛普大教堂的管風琴師克里斯蒂安·德·莫里恩(Christian de Morien)結婚,她丈夫的工作在當時是一個重要的職位,算是藝術圈的門當戶對,視覺與聽覺的結合。

婚後兩年,1556年,奧地利的瑪麗亞返回西班牙,她邀請卡塔麗娜到西班牙為皇室工作,於是28歲的卡塔麗娜和她的丈夫就搬到了那裡。

兩年後,瑪麗亞去世,卡塔麗娜獲得了一筆數量可觀的終身退休金。隔了幾年,1561年卡塔麗娜和她的丈夫返回安特衛普,後來就沒有卡塔麗娜的畫作與生平紀錄了。

有人說她在1566年38歲的時候難產死亡,有人則說她活到1588年60歲的時候過世,不管如何,她的畫作,都代替她流傳至今,被後人讚頌。

1550-哀悼基督 by Catharina van Hemessen

 

延伸閱讀 : 

丁多列拖 Tintoretto | 畫畫不打草稿,搶到案子最重要

提香 Titian | 從模仿到扛起威尼斯畫派(上)

米開朗基羅 | 文藝復興三傑之才華洋溢的討厭鬼 (1) 成名之作

 

參考書籍&網站

巨匠美術週刊 80: 威洛內些

藝術大師世紀畫廊

文藝復興很有事!:其實文藝復興的藝術家們都非常努力地在「求生存」呢!現在就一同來了解他們的「處世訣竅」

Four Great Venetians: An Account of the Lives and Works of Giorgione, Titian, Tintoretto, and Il Veronese

Lives of Tintoretto

聖巴斯蒂盎教堂(Chiesa di San Sebastiano)